2011年9月23日 星期五

台灣最佳法國侍酒師決賽

由法國食品協會(SOPEXA)主辦的2011台灣最佳法國侍酒師日前在台北市的花園大酒店展開了激烈的決賽.來自於台灣各大頂級餐飲業以及葡萄酒商的六位決賽者從二十多名初賽者脫穎而出.主辦單位慎重地邀請到前法國侍酒師協會主席(也是1992年侍酒師大師得主) Jean-Pascal Pauber先生,法國食品協會亞洲區總裁 Jean-Charles Crouin先生以及台灣侍酒師協會理事長洪昌維先生等多位國內外業界知名人士擔任評審.比賽的內容包含有:香檳侍酒專業度,葡萄酒與烈酒盲飲,紅葡萄酒侍酒專業度,餐廳酒單校正與改錯以及葡萄酒專業常識應用題.給予答題的時間並不充裕,只有2~6分鐘不等.題目的目的在於測試侍酒師的專業度以及臨場的應變能力,而更重要的則是要考驗其侍者從容不迫與優雅的態度.

在比賽的過程中不難看出每位參賽者緊張的心情,我們台下的觀眾數度為參賽者捏了把冷汗.再者,雖然說語言的隔閡實在不是一朝一夕可以養成,但是自信的表達絕對可以彌補不精確的發音;而答非所問也成了緊張乘上語言所衍生的產物.當然,參賽者的認真與努力是無可厚非的;可是難道我們台灣的文化與環境下就只能訓練出最好的"技術人員"嗎?當談到各國產區與酒評風味的專業至細枝末節的程度我們都可以應對如流且深奧精闢,但問到有關酒國的歷史文化人文素養與生活的時候我們卻常常只能吱嗚其詞或是很"程式化"的答復.

俗話說的好,為官三代才懂得穿衣吃飯.雖說早在漢朝就有葡萄酒釀製的文獻,並在唐朝時期有從吐魯番經絲路傳到中國本土的葡萄酒經商紀載;但畢竟葡萄酒不是中華文化的主軸,也因此在文化素養發展上沒有得到相對的提升.而在經過了二戰的摧殘與重建與70至80年代的經濟起飛後,我們這一代很有福氣的接上了這個機會.尤其是看到這次的參賽者都很年輕,平均年齡只有33歲而最年輕的僅26歲;相信葡萄酒以及侍酒師的文化在台灣有著很大的潛力與動力.

(原始資料來自於SOPEXA)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